窦氏

窦姓的由来:

一、姓氏来源 上古夏帝太康在位时,荒废政事,不理民情,沉湎于游乐田猎,远去洛水的南面打猎,他的五个弟弟和后络也跟随去。这时,有穷国的君主羿由于人们不能忍受太康这种所作所为,就在黄河北岸抵御太康回国。太康的五个弟弟和他们的母亲(即后缗),就到洛水转弯流进黄河的地方去躲避和等候太康,等了100多天,不见太康回来,他们也被有穷国人发现管制起来了。这时,后缗怀孕临近产期,就逃出自窦(地穴),奔归有仍,生下少康。太康失位后,弟中康(一作仲康)继位;中康死后,子帝相继位;帝相死后,子少康继位。大概为了纪念祖上这个历史事件,少康就给他留居有仍的抒、宠两个儿子姓窦,世代相传。
二、郡望堂号 后汉置扶风郡,现在陕西省咸阳市。《风俗通》记载:“夏帝相遭有穷氏之难,其妃方娠,逃出自窦,而生少康,其后氏焉”。望出扶风、 观津、河南。
三、历代名人
窦宪——字伯度。东汉平陵人,是窦融曾孙,领兵出塞3000余里,大破匈奴,登燕然山,刻石纪功而还,拜大将军,总揽大权。和帝既长,愤其骄纵,与中常侍郑众等合谋,迫令自杀。
窦建德——隋朝漳南人。聚众起事,据河北诸郡,称夏王,建号五凤。隋大业十四年炀帝南游江都,为字文化及所杀,时王世充在洛阳自称郑王,奉越王侗为帝,建德亦奉朝命。世充旋杀侗自称帝,建德亦称夏帝。唐武德三年,李世民(秦王)击世充。建德出兵救世充。四年,战败被俘,斩于长安。年48岁。 窦燕山——名禹钧,号燕山。后周渔阳人。在五代后晋时,明瞒暗骗,势压贫贱,不讲天理良心, 30无子。传说一夜其父送梦,对燕山说:“你心德不端,恶名张注天曹,日后无子,兼且无寿。速要改恶从善,大积阴德,广行方便,挽回天意,改过呈祥”。燕山醒来将父梦中的话牢记在心,从前之恶,不再敢为,而且广行方便,家中又设立义馆,请明师教训,帮助家贫子弟读书。他创办过40多所义学,官作谏议大夫,由他推荐提拔成名的青年不计其数。一夜又梦见父亲说:“你今阴功浩大善名张注天曹,后有5子,齐登科甲,寿添89岁”。此后修身积德,更加殷勤。后来,果然连生仪、严、侃、偶、傅五子,由于他教子有方,5子勤奋学习,先后登科。

窦氏祠堂对联资料:
窦(Dòu)姓出自姒姓,为夏帝少康之后,以地名为氏。得姓始祖:少康。上古夏帝太康荒废政事,不理民情,沉湎于游乐田猎被杀后,王妃逃出窦地,逃回娘家有仍,生下了遗腹子少康。后来少康恢复了夏朝,史称“少康中兴”,世代相传姓窦,形成窦氏。

源自姒姓;
系承少康。
——全联典指窦姓的源流和郡望。

初唐四相垂青史;
东汉三君耀禹城。
——上联典指唐初扶风平陆人窦威,他侄子窦抗、侄孙窦德玄、德玄的儿子窦怀贞,四朝宰相。下联典指东汉大将军、闻喜侯窦武,他与陈蕃、刘淑并受人敬仰,被称为“三君”。

国典朝章垂汉代;
烟波钓叟耀禹域。
——上联典指汉·内史令窦威。初为汉高祖丞相府司录参军,博物多识,朝章国典,皆其所定,集十卷。下联典指元代医学家窦默,所著《针经指南》之于针灸实如《烟波钓叟歌》之于遁甲也。

巍科高掇,共仰燕山五桂;
学士荣膺,争夸隋世六儒。
——上联典指五代窦·禹钧,有义方,教五子,俱登科,时称燕山窦氏五桂。下联典指隋·窦士荣与马光等并授太学博士,时号六儒。

附:

河西世泽;
章武家声。
——佚名撰窦姓宗祠联。全联典指汉代河西人窦广国,封章武侯事。

毫芒映日千重树;
涓滴垂空万丈泉。
——此联为唐代诗人窦叔向《青阳馆望九子山》诗句联。

才俊名传四海;
夏王威播九州。
——佚名撰窦姓宗祠联上联典指宋初史官窦俨。下联典指隋末河北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。

太行峰巅,孔圣为谁留辙迹;
烈石山下,晋贤遗泽及苍山。
——清乾隆·凤台令沈荣昌题窦大夫祠献殿。1959年郭沫若参观窦大夫祠时,曾题词一首,其中头两句“孔子回车处,驱车我却来”,与此联上联同出一典。